德恒党建

北京德恒(合肥)律师事务所党总支组织开展《南京照相馆》观影活动

文字:[大][中][小] 2025/8/18     浏览次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8月15日,北京德恒(合肥)律师事务所党总支组织本所律师以及律二代们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南京照相馆》。


 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聚焦“吉祥照相馆”内七名普通百姓的生死抉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情节,让在场律师仿佛置身于那段黑暗而又充满希望的历史岁月中,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现场气氛庄重而肃穆,大家被影片中人物的坚韧不屈和爱国情怀深深感染。

本次观影不仅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洗礼,更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未来,德恒合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大家铭记历史,从传承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本职的实际行动,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观后感悟

戴安娜:电影很多地方的表达还是很柔和,克制,甚至有些理想化了。电影里那个摄影师伊藤秀夫的原型就是小津安二郎,他不仅没自杀,没受到任何审判,反而真的在二战后成为了享誉国际的电影大导演。

而且小津可不止拍了南京大屠杀,他的部队还参与了毒气战和日军入侵东南亚,都是他拍得照片。只能说现实是更残酷更血淋淋的,拍和看这种题材的电影不是要宣扬仇恨,鼓动复仇,而是提醒自己不忘来时路,不重蹈覆辙,不会再受人欺辱。

周恒:电影反映的小人物生死存亡让我感触很深。这两天正好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律师同行在大英博物馆的感叹,主要内容为:换个角度思考,正式因为文物具有相应价值才在大英博物馆得以保存,否则可能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第一想法是这样的想法是完全的绥靖观念。这是基于战争无法反抗或避免的前提,期待加害者在施暴过程中存在人道主义的行为,完全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要不得!

看了今天的电影,体会到了小人物在生存面前抉择的矛盾性。所以我觉得这种矛盾性的选择(汉奸或英雄)均不应该是我们要面对的选择。而是像抗美援朝或对越反击一样,选择做促进国内生产的公民或对外反击的英雄。

防患于未然,矛盾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本土,应该彰显出我们不可侵犯的决心及现象。如果矛盾真的不可避免,也应该是公民和英雄的选择矛盾。

方义:虽然看完心情很沉重,但是我觉得带孩子一起观看是很好的,认识到战争对生命的摧残,理解民族曾经经历的苦难。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